|
救护车出租转运时需要注意什么一、转运前准备 病情评估与资料准备 全面评估患者病情稳定性,确认可承受长途转运压力,并提供完整的病历、诊断报告、用药清单等医疗资料。提前告知患者特殊需求(如氧气设备、固定器具等),并签署转运相关文件(如知情同意书)。 车辆及设备检查 确认救护车配备呼吸机、心电监护仪、急救药品等必要设备,重症患者需优先选择监护型救护车。检查车辆清洁消毒情况,确保车内环境符合卫生标准。 路线规划与预约确认 提前规划路线,避开拥堵路段,评估跨省/长途转运的可行性,并与接收医院协调接诊时间。明确转运费用构成(如里程费、医护人员服务费、设备使用费等),避免临时加价争议。 二、转运途中管理 生命体征监测 随车医护人员需全程监测患者心率、血压、呼吸等指标,意识障碍患者需定时检查瞳孔变化。对昏迷或呼吸困难患者,保持侧卧位或半卧位,防止呕吐物阻塞呼吸道。 体位与舒适度管理 根据病情调整体位:休克患者取仰卧中凹位,胸部伤者取半卧位,腰椎骨折患者保持躯干直线位。使用约束带固定患者,避免颠簸导致二次损伤,确保车内温度适宜。 设备维护与应急准备 固定输液针头及引流管,防止脱落或堵塞,确保急救设备(如除颤仪)随时可用。若途中突发呼吸心跳骤停,立即就地抢救并联系接收医院启动应急预案。 三、安全与协作保障 规范搬运操作 危重患者需3~4人协同搬运,保持头颈躯干轴线稳定,避免剧烈震动。推车转运时,头部朝向救护车大轮端以减轻颠簸,上下坡时保持头部高位。 隐私保护与沟通 保护患者隐私,避免无关人员接触医疗信息,家属陪同需听从医护人员安排。与接收医院保持实时沟通,提前告知患者预计到达时间及病情变化。 交接流程规范 到达后与接收医护人员详细交接病情、用药记录、途中监测数据及特殊护理需求。双方签署书面交接记录,确保责任明确。 |